<strong id="s9isu"><span id="s9isu"></span></strong>

  • <cite id="s9isu"><noscript id="s9isu"></noscript></cite>
  • <rt id="s9isu"><nav id="s9isu"></nav></rt>

  • <cite id="s9isu"><span id="s9isu"></span></cite>
  • 曾俊華:香港可發展成亞洲主要財資中心

    \

      圖:“2015央視財經論壇.香港”盛大舉行,數百名各界精英出席,場面熱鬧

      大公財經11月5日訊 由《大公報》及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聯合主辦的“2015央視財經論壇.香港”昨日盛大舉行。此次論壇以“世界經濟新格局下的金融關系”為主題,邀得多名金融界專家共同探討經濟發展新形勢。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論壇上表示,近期香港的人民幣存款量雖然減少,但中長期影響甚微,而“一帶一路”推行將吸納沿路多元化的投資,香港作為最重要的離岸人民幣中心,有潛力發展成亞洲主要財資中心。他呼吁本港各界把握機遇,協助國家推動改革,使香港經濟能夠長期保持繁榮穩定。

      論壇昨日于尖沙咀洲際酒店舉行,吸引數百名各界精英共襄盛會。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大公報董事長兼社長姜在忠、央視財經頻道總監助理陳紅兵、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寶塔石化集團董事局主席孫珩超先后為論壇致辭;匯豐銀行亞太區董事總經理兼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副主席兼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陸挺,以及國泰君安國際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永遠名譽會長閻峰三人就最新經濟發展形勢進行討論。

      曾俊華在致辭時表示,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經濟高速發展,目前內地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成績有目共睹。他指出,內地和香港的經濟發展一直相輔相成,互惠互利,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透明和完善的金融市場,自由流動的資訊和資金,匯聚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加上公平的市場、廉潔法治的社會和廣闊的國際網絡,一直是把外資“引進來”和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的最佳門戶。

      人幣存款減 中長期影響微

      對于日前國家“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期望“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曾俊華認為,香港在國家推進金融改革方面,可以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優質“試驗田”和“防火墻”,協助內地資本市場逐步開放,跟國際接軌。他分析指,香港作為最重要的離岸人民幣中心,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加上“滬港通”及“基金互認”等措施,通過香港做人民幣貸款及貿易,人民幣即時支付系統最近已突破了一萬億元。至于最近在港人民幣存款量減少,曾俊華指出,首三季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總額仍增加16%,港存款量略減于中長期而言不會有太大影響,相信香港仍有潛力發展成為亞洲主要的財資中心。

      除了金融改革,曾俊華認為,香港亦可與內地分享在推動自由市場運作方面的經驗,協助推動內地深化經濟改革。他強調,香港優良的營商環境,以及完善的市場監管制度,促進貨物、資金、人才在香港自由流通,“這些獨特的優秀條件已經在國際上成為香港的金漆招牌,亦是香港多年來賴以成功的基石”。

      吁把握機遇保持長期繁榮

      另外,曾俊華預計,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策略逐步落實,“一帶一路”沿線的新興市場將為香港各行各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他相信以人民幣進行的跨國貿易和投資活動一定會不斷增加。而“一帶一路”沿線的大型基建工程,包括鐵路、公路港口和能源等項目會陸續推行,對資金的需求將會大量增加。曾俊華強調,香港會把握“一帶一路”的機遇,利用多元化投融資平臺的優勢,爭取成為“一帶一路”的理想融資中心,并且加速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金融市場的地位。

      曾俊華最后呼吁香港各界繼續同心合力,努力將優勢轉化為動力,把握國家多方面發展提供的機遇,協助國家推動改革,使香港經濟能夠長期保持繁榮穩定。

      “央視財經論壇.香港”是《大公報》與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共同打造的品牌,今年已是連續第六年在香港舉辦,由寶塔石化有限公司大力支持。過去五年,論壇分別以“領軍者問答中國經濟”、“人民幣國際化”、“回歸實體經濟─實業的品質”、“啟動轉型升級的力量”、“中國金融改革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在香港政商界展開熱烈討論,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

    責任編輯:劉冬花 洪笑

    熱聞

    • 圖片

    大公出品

    大公視覺

    大公熱度

    推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