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大公報》董事長兼社長姜在忠希望,香港繼續做好中國與全球金融聯系的中轉站,搭上國家發展的快車,再上一層樓
大公財經11月5日訊 (記者張婕舒)《大公報》董事長兼社長姜在忠昨日出席“央視財經論壇.香港”時指出,香港在中國金融力量崛起進程中必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人民幣國際化、亞投行推進過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希望香港繼續做好中國與全球金融聯系的中轉站,搭上國家發展的快車,再上一層樓。
《大公報》與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昨日共同舉辦第六屆“央視財經論壇.香港”。姜在忠致辭時指出,近年世界經濟格局不斷變化,國際經濟金融力量此消彼長,當中最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中國力量的崛起。香港作為中國金融改革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金融力量崛起過程中,必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在人民幣國際化、亞投行進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角色和作用。
取長補短增強優勢
姜在忠又指出,世界經濟金融格局不斷發生改變,香港仍需取長補短、不斷增強自身優勢,結合國家改革開放政策,明確角色和定位,才能夠繼續發揮真正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期待香港繼續做好中國與全球金融聯系的中轉站,搭上國家發展的快車,再上一層樓。”
姜在忠續說,隨著中國經濟總量躍居全球第二,中國正在尋求從一個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而金融強國是大國發展為經濟強國的必經階段。中國近兩年對內加快推進金融改革,對外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參與建設金磚銀行、上合組織開發銀行,更是成功主導了亞投行的成立,國家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不斷提升,國際金融格局發生改變已是大勢所趨,國與國之間的金融關系將更加錯綜復雜。
姜在忠強調,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資源配置的樞紐,實體經濟則是金融生存發展的根本。因此,處理好實體經濟和金融的關系,對保障一國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至關重要,現時在鼓勵金融創新的同時,我們亦應考慮如何有效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防范過度流入資本市場形成空轉,應讓實體經濟有利可圖,而非讓很多實體企業家抽身而出,這是世界經濟新格局下給中國自身發展提出的一大難題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