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id="s9isu"><span id="s9isu"></span></strong>

  • <cite id="s9isu"><noscript id="s9isu"></noscript></cite>
  • <rt id="s9isu"><nav id="s9isu"></nav></rt>

  • <cite id="s9isu"><span id="s9isu"></span></cite>
  • “能源改革元年”到來 民企獲益享紅利

    阿聯酋代表團在寶塔石化參觀并洽談合作事宜

      大公財經11月4日報道 (記者 潘曉亮 譚笑 )2015年是中國“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推動能源體制改革的關鍵一年。中國能源供應寬松,需求有所減緩,國際油價大幅下跌,這些因素,都為能源改革提供了較為有利的環境。

      這一年,公眾看到了能源行業打破壟斷再邁出堅實步伐,民企獲準參與進口、使用國際原油。因此,今年被很多專家和業內人士稱為“能源改革元年”。

      截至目前,全國共有5家企業獲得原油進口配額及非國營貿易進口資質、2家企業獲得原油使用權、2家企業獲得非國營原油貿易進口資質。至此,地方煉油廠通過非國營貿易方式進口塬油并且使用原油的通道已經被打開,地方煉油廠開始初步享受了能源改革紅利。

      按照原國家經貿委2002年4月的文件,原油非國營貿易配額只能用于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煉廠加工。多年來,地方煉油企業沒有進口原油使用權,大多以進口的燃料油為原料——品質差、成本高。“無油可煉”、開工率不足,成為眾多煉油企業面臨的共同困境。如今原油進口使用權的放開,業界更將其視為原油領域開放的重要突破口。

      調整能源結構

      民企喜獲進口原油使用資質

      數據顯示,中國目前石油對外依存接近60%,原油進口一直是作為國家戰略級別進行統一管理。而目前國內原油進口分為國營和非國營貿易,國營主要由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大型企業控制;部分企業取得非國營貿易原油進口資質,但進口原油只能進入按規定程序批準建設的煉廠加工。

      此次進口原油使用資質面向民企開放,也是國家為調整能源結構,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實現穩增長和可持續發展而實施的一項重大舉措。國家將以此方式,鼓勵淘汰和兼併重組裝置規模小、能耗高的石油煉化企業,扶持打造一批能夠走向國際市場的民營石化企業。

      作為西北地區最大的民營石油煉化企業,寶塔石化此次同時獲得616萬噸進口原油配額,以及原油進口資質、進口原油使用資質、國際原油貿易資質、成品油批發資質、燃料油進口資質——成為唯一一家“五證齊全”的民營石化集團,表明其煉化能力、裝備水平已經被國家認可,進入國家能源戰略體系。

      油源得到保障 產能充分釋放

      目前中國經濟改革已進入深水區,獲得十年增量發展的紅利已經很難,未來改革的源泉在于激活存量。能源領域體量大,上下游關聯性強,即使是少許開放,都將激發巨大的改革紅利。因此能源領域放開被市場寄予厚望,在情理之中。

      現在國有企業的煉化生產布局已基本完成,而近些年來被壓抑的民企煉化則一直躍躍欲試。此番進口原油使用資質放開,包括寶塔石化在內的一大批民營企業將有機會放開手腳、開足馬力生產。國內成品油市場將迎來一批朝氣蓬勃的供應商。

      由于我國上游勘探開發投資產業政策限制,我國當前國內石油勘探開發主體相對單一,全國已登記勘探開發區域的95%以上區塊由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所控制,民營石化企業難以涉足。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長期以來,上游油源問題一直是這些在政策夾縫中生存的民營煉化企業所要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由于缺少高質量的原油供應,企業加工裝置生產負荷低,經濟效益不高,企業發展受到了嚴重制約。

      此次進口原油使用配額和資質的核批,從根本上解決了民營煉廠生產裝置的加工塬料問題。企業將實現生產裝置滿負荷加工,生產收率提高,加工成本降低,經濟效益將得到大幅提升。

      據寶塔石化董事局主席孫珩超介紹,寶塔石化寧夏區原油加工能力為750萬噸/年,控股的珠海區為500萬噸/年,新疆區一期目前可實現250萬噸/年,總能力達到1500萬噸/年,全部在建項目投產后,預計可達到2200萬噸/年。

      由于長期受制于上游油源問題,寶塔石化的開工率僅能維持30%左右的水平。在獲得原油進口權后,寶塔石化將能夠很大程度上解決油源的問題。按照粗略估算,616萬噸進口原油將至少帶來300多億元的銷售收入,同時在進口原油關稅及消費稅上的優惠政策,將大大增加利潤空間。

      實際上,寶塔石化早就根據研判,提前“嗅”到了能源改革的趨勢。為此,近年來,寶塔石化加快推動實施“走出去”戰略,已具備充足的原油引進來源。自2009年以來,企業已先后與馬來西亞、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國簽訂塬油供應意向。同時,企業已收購位于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的油田開采區塊。

      可以說,多年的布局,就是為了等到獲得原油進口資質和使用資質的這一天。

      資質助力民企獲得國內外融資

      能源改革給民企帶來的益處是多方面的。記者采訪得知,資質還將給企業在國內外融資帶來利好。

      民營企業的發展,一直受困于資金。特別在石化領域,資金占用大、投資期長、技術改造要求高,民營石化企業常常面臨“缺錢”的困惑。此次原油進口資質的獲得,將能很大程度上破解民企的資金困境。

      以寶塔石化為例,破解了上游油源問題,在現金流、票據流、物流方面均會呈現出較強的優勢,更有利于獲得境內外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擁有進口原油使用資質的寶塔石化在海外投資、吸引戰略投資者、以及獲得原油供給方資金支持方面均更有競爭力。

      “海外石油企業可以與海外金融機構一起,在融資擔保和股權方面進行投資合作,合作范圍是非常廣闊的。”一位長期從事石油進出口貿易的人士表示。

      專家指出,國家開放符合條件的規模以上民營煉化企業自主進口原油,將使地方大型煉化企業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這是國家深化改革以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利好事件,也是繼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來一項重大的市場政策,將極大地促進我國能源尤其是石油化工產業的市場化改革。一場轟轟烈烈的能源革命,就此展開?!?/p>

    責任編輯:洪笑

    熱聞

    • 圖片

    大公出品

    大公視覺

    大公熱度

    推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