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5日,首家支付寶會員生鮮體驗店“盒馬鮮生”在上海金橋地區開業,引發業界高度關注。與公眾熟悉的喵鮮生、愛鮮生等“鮮生”們不同的是,作為阿里“友商”,盒馬鮮生以生鮮電商為切入口,獨創通過APP和線下門店覆蓋生鮮食品和餐飲服務的一體化商業模式。
目前“互聯網+”理念滲透進各行各業,各種新思維新嘗試滿天飛。這種新概念與新模式能夠為盒馬鮮生帶來什么?將對O2O生鮮業產生什么影響?是噱頭式推廣還是突破型創新?帶著這些問題,本網記者通過聯系律師、電商業內專家以及多位消費者,試圖挖掘盒馬鮮生背后的更多故事,并探討其未來的前行之路。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僅僅從名字上,盒馬鮮生就很是吸引眾人眼球。
盒馬鮮生以“支付寶會員店”的形式誕生,其成立初衷是為阿里布局生鮮產業、彌補物流短板、完善支付鏈條而服務的。產地直采、品質上乘、新鮮到家、價格親民……這些都是盒馬鮮生的特色標簽。此外,其物流配送全部自營,且承諾5公里內半小時送達。這些做法能夠讓盒馬生鮮實現差異化,無疑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好的產品及物流體驗。
然而,盒馬鮮生關于采用支付寶作為唯一結算方式的做法引發普遍爭議。抓住國內年輕一代的同時讓一大批高齡及外國顧客“望洋興嘆”,這種不收現金的做法是否合理?盒馬鮮生如何權衡這種得與失?
“盒馬鮮生的支付方式存在三方面違法嫌疑,”賽德律師事務所朱律師對此的看法“一針見血”。
朱律師告訴本網記者,《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十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盒馬鮮生拒收人民幣,此為其一。
其二,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若強行推行支付寶付款,則屬于損害消費者權利的行為。“作為會員,可以理解為一種特殊的合同關系,如果加入會員時的協議就有這方面的約定,可以認為是雙方合意的。但如果不是加入時雙方同意,而是強行推行的,則損害了消費者的權利”。
其三,將支付寶作為唯一付款方式涉嫌商業壟斷,反壟斷法對此有明確規定。
此外,坊間也有不同的觀點認為,這與盒馬鮮生的戰略定位有關,也與其在阿里系中的使命有關。當前來看,盒馬鮮生或許對偏老年顧客有一定的門檻,但是反過來說也能培養他們的消費習慣。此外,年輕一代是未來生鮮電商的消費主力軍,盒馬鮮生實際上是在積累長遠利益。
值得一提的還有它的用人策略。盒馬鮮生意識到物流配送是生鮮O2O能否存活、抓住用戶的關鍵,所以在用人布局上,從一開始就啟用有二十年物流經驗的原京東物流總監侯毅。侯毅是京東的總物流師,是劉強東挖來的前十號員工。
讓侯毅親自操刀保證了閃電式送達,這其中或許還有更深層的意義。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巖宏分析稱,“京東是阿里電商領域最大的一根刺,通過與永輝超市的合作,京東已經在生鮮O2O方面領先一步,阿里此次用原京東人或許是為了做到知彼,更好地與京東在生鮮O2O領域開戰”。
本網記者特意在上周末體驗了一把京東到家的服務。當歷史罕見的boss級寒潮襲卷京城,當兼職外包配送員全部畏寒“罷工”的情形下,京東到家的專職配送還能在晚上九點將包裹送到顧客手中,可見京東進軍生鮮O2O的腳步著實很堅實。
對于盒馬鮮生的未來,侯毅透露,盒馬鮮生今年會在上海全市布局10家門店。有人為此預言,盒馬鮮生不僅會改變生鮮O2O現有模式,還會沖擊到生鮮行業當前競爭格局。當然,也有人說這僅僅是個故事。
移動電商新媒體“調戲電商”創始人馮華魁表示,“如今已經沒有哪一家店鋪還只能采用一種支付方式了,噱頭式的推廣意味很濃”。也有業內人士對此表示認同,“靠噱頭永遠只能掩耳盜鈴,這種限定性支付方式與其說是創新不如說是一種宣傳上的造勢”,“為了博取噱頭,市場已缺失自由,視法律而不顧,已經失去繼續成長最重要的資本,創新也是需要在一定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
此外,人流動線設計不夠合理、服務人員混亂、蔬菜區域價目牌和商品不對應等也廣為年輕消費者詬病。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作為支付寶會員店,盒馬鮮生的承諾雖很美好,但能否擺脫噱頭式推廣的嫌疑,真正解決生鮮供應鏈難題,實現持續性盈利目前很難說,而這些問題將決定它是否能走得更遠。文/冬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