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id="s9isu"><span id="s9isu"></span></strong>

  • <cite id="s9isu"><noscript id="s9isu"></noscript></cite>
  • <rt id="s9isu"><nav id="s9isu"></nav></rt>

  • <cite id="s9isu"><span id="s9isu"></span></cite>
  • 中國10月經濟指標低于預期 官方:處合理區間

      大公報訊 (記者 譚笑 倪巍晨)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增速較前值回落0.4個百分點,低于6.3%的市場預期;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前十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3%,較前值回落0.2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1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記者會,新聞發言人劉愛華指出,10月份指標波動區間較小,均在合理范圍內,中國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中長期發展的前景和潛力都有非常堅實的基礎。

      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雖較前值有所回落,但比去年同月加快0.1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當月同比增長8.0%,比上年同月加快0.2個百分點。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與上年同月持平;出口方面,10月份出口同比增長6.1%,而上年同月出口下降了3.8%。劉愛華表示,10月份生產需求總體保持穩定,雖部分指標有小幅回落,但大部分生產需求指標月度波動較小,并均在合理范圍內,增長水平好于上年同期。

      城鎮失業率降到5%以下

      國家統計局檢測的10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顯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和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雙雙降到5%以下;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連續8個月保持5%以下,同時企業用工時間繼續保持較高水平。從就業總量來看,人社部統計的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0月份完成了1191萬人,已超額完成了年初的預定目標1100萬人。

      劉愛華表示,失業率和就業總量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就業形勢是經濟運行中的最大亮點,主要歸功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蓬勃發展,也歸功于產業結構升級尤其是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的持續增強。

      目前支持經濟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因素在累積增多。劉愛華介紹,從供給方面看,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先進產能加快發展,1-10月份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13.4%,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快6.7個百分點,前三季度,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17.5%。

      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16.8%

      優質供給在加快增長。前十月,高技術製造業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16.8%,遠高于整體投資增長水平;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4%;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也在加速,製造業中的技改投資1-10月份比上年同期增長13.4%。

      劉愛華表示,從供給、短期需求和市場預期方面來看,明年完全有可能保持平穩增長。“我們對明年經濟的判斷不能就增速談增速,從經濟發展的更大邏輯來講,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的前景和潛力都有非常堅實的基礎。明年經濟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是完全有可能、有條件的。”劉愛華說。

      專家:經濟受壓但無“失速”之憂

        圖:國家統計局14日表示,10月份部分主要經濟指標小幅回落,但均在合理范圍內。圖為山東青島港外貿集裝箱碼頭/資料圖片

      中國10月宏觀經濟數據出爐,可選消費全面下滑,工業生產明顯降溫,且固投中的房地產投資拐頭向下,地產銷售降幅亦現擴大。分析稱,上月宏觀經濟數據的再度走弱,或預示四季度中國經濟將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但因經濟增長韌性猶存,預計中國經濟沒有“失速”風險,全年GDP實現6.5%的預期目標沒有懸念。

      興業銀行兼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指出,上月房地產銷售和購地數據表明房地產投資增長后續乏力,而工業增加值和製造業投資增速的雙雙回落,則表明長期看需警惕需求和投資背離造成的部分產品供給緊張的風險。他續稱,社零銷售額增速的下降與“雙11”臨近,部分消費需求延遲至11月釋放有關,“本月社零增速料再度反彈”。

      中誠信國際宏觀首席分析師袁海霞強調,本季中國經濟雖面臨一定的下調壓力,但經濟運行過程中卻不會出現“失速”風險。從外部環境看,全球經濟底部運行中已現改善跡象,全球貿易增長有所加快;從內部環境看,十九大指明了新時代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未來改革開放力度有望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亦會持續推進,上述改革將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制度紅利。她相信,經濟先行指標雖現走弱,但中國經濟增長韌性猶存,經濟增長并無失速之憂,2017年全年實現6.5%的增長目標已無懸念。預計2018年全年經濟將呈現“前低后穩”之勢,且經濟運行全年低點或在明年二季度出現。

    責任編輯:徐孟楠 徐孟楠

    熱聞

    • 圖片

    大公出品

    大公視覺

    大公熱度

    推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