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訊 (記者 潘藝玥) 南方嘉木出巴蜀,茶香天下數四川。三千年茶葉栽培史,讓四川處處浸潤茶香。以“天府龍芽“為代表的品質川茶,正隨著“一帶一路”的倡議加速出海,讓中國茶和茶文化在海外開枝散葉。
“天府龍芽”重塑“川茶印象”
有據可查的第一株人工種植茶樹,有史可依的飲茶、種茶和茶葉的流通都源自天府,但是長期以來四川產茶面臨著產量大、品牌小,產業大、龍頭缺,歷史久、格局小的困境。2016年之前,在業界和消費者認同的全國名茶品牌中,沒有四川品牌。
“只有集團化發展才能改變川茶多小散亂局面,才能真正將茶產業做強。”在時任宜賓敘府茶葉公司董事長、現川茶集團董事長顏澤文的推動下,2013年10月,宜賓敘府茶業整體改制,四川省國投公司和宜賓市國投公司注資入股,川內三大茶葉主產區的20余家茶葉龍頭企業聯合成立了川茶集團。
2014年初,四川省政府首次以“一號文件”形式聚焦川茶產業,提出到2020年建成千億茶產業的戰略部署,確立扶持優勢龍頭企業整合資源推動抱團發展。當年底,川茶集團領銜121家川茶企業抱團組建四川省川茶品牌促進會,川茶集團董事長顏澤文擔任執行會長。
2016年5月5日,在第五屆中國•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上,作為川茶大區域品牌,“天府龍芽”正式向全球發布。“天府龍芽”融綠、紅、黑、青、白、黃六大茶類于一身,在中國茶史上首次實現一壺香茗品盡六大茶類創新。這是全國茶行業第一個省級大區域品牌,自此,四川有了同安溪鐵觀音、西湖龍井一樣具有四川符號與標志特征、見名知產地的茶葉“名片”。
“不是所有川茶都叫‘天府龍芽’,只有符合各項標準,納入安全追溯體系,嚴格質量管理,在指定核心基地采摘的優質芽茶,并通過獨有生產工藝和精選后的優質好茶才能稱為‘天府龍芽’。”顏澤文說。
茶葉品質好不好,型、色、味缺一不可,加工工藝至關重要。從初制階段的鮮葉驗收、攤放、殺青、做形,到精制階段的篩分、風選、揀剔、提香,一芽茶葉從茶園到茶杯,繁則需要24道工序。
隨著川茶區域品牌、品質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天府龍芽”在國際上獲得了多方面的肯定。2016年,“天府龍芽”被選定為世界G20財長及央行行長成都會議唯一指定用茶。今年3月舉行的第二屆國際茶業年會上,國際茶葉委員會授予授予四川省川茶品牌促進會所屬品牌“中國好茶天府龍芽”稱號,授予川茶集團“中國茶創新引領企業”,同時還分別授予“宜賓早茶”、“川紅工夫”為“世界名優綠茶”、“世界名優紅茶”。
同一時期,“天府龍芽”攜宜賓早茶、蒙頂山茶、峨眉山茶、米倉山茶等川茶主產區“三山一早”公共品牌首秀紐約時報廣場,開啟了2018年度四川品牌名茶的全球推介之旅。這是中國茶品牌第一次亮相紐約時報廣場。川茶正成為“大熊貓”之外,四川帶給世界的又一張名片。
領軍千億川茶產業,擁抱“一帶一路”
川茶集團憑借擁有歐盟連續十三年有機認證的萬畝有機茶基地和中國目前唯一的“一站兩院兩中心”科研平臺等優勢資源,積極擁抱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全力開拓海外市場。
2016年9月,川茶集團攜區域大品牌“天府龍芽”赴俄羅斯莫斯科參加了為期八天、以“天府蜀源 成都味道”為主題的中國(成都)農產品莫斯科推薦會。這是四川省川茶品牌促進會成立以來首次征戰莫斯科國際食品展,俄羅斯成為當年8月份川茶啟動進軍歐洲探尋“一帶一路”突破口以來,踏上的第5個國度。
2017年,川茶集團出口創匯747.7萬美元,同比增長157.08%。目前,“天府龍芽”品牌專賣店已在川內外布局200多家,在香港、俄羅斯、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營銷機構,拓展了蒙古、摩洛哥、格魯吉亞等國外市場,并與斯里蘭卡、俄羅斯、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已然成為四川省茶行業大力開拓國外市場的領軍企業。
未來,面對“一帶一路”新機遇,川茶集團還將積極把握政策優勢,加快走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不斷提升以大區域品牌“天府龍芽”為代表的川茶的美譽度和影響力,使川茶及川茶文化在對外交流中煥發新的生命力。